top of page

2018【土耳其大冒險】DAY4-卡帕多奇亞Fairy Chimney精靈的煙囪、Goreme Open Air Museum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 foxchinchin
  • 2020年8月19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已更新:2024年12月20日

今日行程

【Hot Air Balloon Flight熱氣球之旅】→【Fairy Chimney精靈的煙囪】→【Goreme Open Air Museum格雷梅露天博物館】→【Bizim Ev Restaurant洞窟餐廳】→【Hunter Valley獵人谷&Uchisar Castle烏奇希蕯爾城堡、地下城市】→【Cappa Villa Cave Hotel & Spa】

清晨體驗完好玩刺激的熱氣球之旅後,時間不過才到早上七~八點,導遊LOCA讓團員先回飯店休息梳洗,並且飽餐一頓,才開始這天滿檔的行程。這天都在卡帕多奇亞活動喔。
怪石林立的卡帕多奇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駱駝岩/Camel Fairy chimney

在前往精靈煙囪的路上,我們先經過了一個小景點,就是相當著名的【駱駝岩】,但這個小景點我們只停了十分鐘左右,因為除了【駱駝岩】之外,雖然也有許多奇岩怪石,但都不如【駱駝岩】般來的傳神,所以都被大家所忽略,頂多就是還有路旁的幾間小店可以逛逛,但若不想買東西,大都是拍拍照片後便離開了。
聽說以前的駱駝岩常會有熱情的遊客往上面爬,所以才建了這道柵欄保護駱駝遊客的安全。

精靈的煙囪/Camel Fairy chimney

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我們便來到了【精靈的煙囪】,而【精靈的煙囪】這個名字,則是當地人的浪漫想像,畢竟在這美麗又奇幻的場景之中,就算有小精靈從岩石中走出來,大家也不會意外吧!而身在其中的我們,確實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佩服的五體投地,不自主的發出讚嘆。
最上層較深色的岩石就是玄武岩,而下方較淺色的,則是火山凝灰岩。
精靈的煙囪形成過程 導遊LOCA就又趁著車上這段空檔,先幫大家科普了一下:土耳其是個多板塊交界的區域(阿拉伯板塊、安納托利亞板塊、非洲板塊…等),這些板塊的碰撞持續了上千萬年,造成了地震、火山活動十分頻繁,且至今仍不斷的發生。而卡帕多奇亞特別的地形,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形成的,板塊的擠壓,造成了地層的破碎,高溫的岩漿就順著這些破碎地層來到地表,但這些岩漿的成份不盡相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地質,較早期噴發的岩漿疊壓後成為火山凝灰岩(抗風化能力差),較後期覆蓋在上的,則形成較為堅硬的玄武岩。

當氣候的交替形成了冷熱變化,造成上層的玄武岩破裂,接著發生雨水向下侵蝕,及強風吹襲造成的風化作用,便漸漸的變成了蘑菇狀(或是杏飽菇)、煙囪狀的岩石,這就是今天精靈煙囪形成的過程。
這大片的蘑菇岩,是不是就像是小精靈的家呢!
其中也有四個或一個獨立的奇岩。
遠看過去真的很像有人住在岩石頂上。
從另外一個角度拍過去也是一棟一棟的蘑菇房子的感覺。
這個時間的停車場,已經停了不少遊覽車,而我們也下車走進這奇幻世界中。
有不少新人也會選擇這裡來此拍攝婚紗。
這裡也有提供駱駝讓遊客們搭乘,不過我們在埃及已經體驗過了,所以看看就好。
這個角度和姿勢,是不是和前面的駱駝岩十分的神似呢!
掛著星月旗的地方,藏著間小小的紀念品商店。
給人感覺很原始但又很有趣的地方,大家站在類似洞穴入口拍照。
這應該是人工鑿壁而成的。
這裡是個很好拍照的地方,在上網找資料的同時,發現不少人都會爬到更高的地區拍照,提供了很多不一樣的視角,但因為跟團有時間上的限制,這是有點可惜的地方,如果可以多留一點時間,一定可以看到更多更棒的景色,讓回憶更加的豐富!


我們離開【精靈的煙囪】後,接下來要到的是【葛拉梅露天博物館】,沿著鵝卵石小路一直走到 11 世紀的聖巴西爾教堂,這裡供奉著卡帕多西亞最重要的聖人之一。PS.請注意,任何教堂內都不允許拍照。

葛拉梅露天博物館

葛拉梅露天博物館又稱格雷梅露天博物館(Goreme Open-Air Museum)門票為30TL,內部還有需另外付費的黑暗教堂,價格為10TL。十四世紀後,卡帕多奇亞成為伊斯蘭教的天下,【葛拉梅】便在歷史中消失,直至一七○五年,才被來自法國的保羅.盧卡斯發現。將這小山一般的地型,打造成適合居住的環境,需要的是多麼堅強的信仰和毅力,站在制高點回望,壯觀的美景可以一覽無遺。
葛拉梅博物館是個被列為世界【自然】及【文化】雙重遺產。
基督教聚落的歷史 導遊LOCA說:「這裡先來跟大家說說基督教的歷史,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羅馬城發生了一場大火,當時羅馬皇帝-尼祿將起火的原因,歸罪於當時正在起步的基督教,接著便開始對基督教徒們一連串的迫害、像是嚴刑拷打、丟進鬥獸場餵食野獸、或是釘十字架…等殘忍的行為,基督徒們為了活命,紛紛逃離羅馬,在逃跑的路途中經過卡帕多奇亞,發現這裡的奇岩怪石非常適合躲藏,便開始了挖掘工程,並將挖掘的山洞打造成避難之所,隨著時間的推移,來此躲藏的人數越來越多,形成了許多相當規模的聚落。」 接著說:「同一時間,門徒聖保羅來到這個地區,發現這裡的環境適合訓練傳教士,就在此設立了神學院,於是在西元四世紀至九世紀這段期間,這裡就成了這地區的信仰中心。接著時間來到了西元九世紀後,基督徒再度被迫害,而這次的對象則換成了阿拉伯人,基督教徒們為了堅定信仰,只好開鑿岩洞建立修道院及教堂,並在岩洞中繪製宗教壁畫,【葛拉梅】這個名字,便是在那時候開始流傳開來,意思則是「讓你看不見」。
葛拉梅博物館對基督徒來說,是一個獨具意義的場所。
看到如此奇岩怪石中還有人鑿岩壁產生的洞穴,如此艱困的環境,就能了解到當時的基督徒是多麼的辛苦。
在露天博物館裡約有三十座的洞穴教堂。
教堂內的空間狹小,無法同時讓太多人進入,所以總是出現大群人擠在入口的狀態。
岩洞教堂的濕壁畫 這些岩洞教堂大大小小約三十多座,除了大量十字形、圓形拱頂等宗教元素外,裡面的濕壁畫,更是值得一看,因為沒有光害,加上隱藏在山洞之中,豔麗的顏色才得以保存到現在,其中較為著名的教堂有:鈕扣教堂、蘋果教堂、聖巴巴拉教堂、蛇教堂、黑暗教堂、涼鞋教堂…等,大家記住,在教堂裡是不能拍照的哦!

用我自製的圖解說一下,印象中教堂的位置圖。
下面就較知名的幾個教堂,介紹一下它的由來及特色,但是因為內部無法拍攝,所以僅有外觀的照片,而且沒有依照順序唷(因為外面看起來都差不多,實在很難分辨)!
➊修道院
進入【葛拉梅】後的第一個岩洞建築,是當時的女子修道院,並未開放參觀。

➋聖巴西里教堂
為了紀念出生於開塞利的聖巴西里而建,他是創立修道派的神學者,並寫了套修道院法則,現在仍為希臘東正教採用,是卡帕多奇亞最重要的聖教徒之一。

➌蘋果教堂
壁畫內容在講述耶穌的一生,而名字的由來有二種說法,一種是大天使加百列手中拿著圓球,被當地人當成蘋果,另一種說法,則源自於教堂外的蘋果樹。

➍聖芭芭拉教堂
特色為壁畫以紅色顏料所繪製的幾何圖型,來象徵對上帝的崇拜,是禁絕偶像崇拜時期所留下的產物。

➎蛇教堂
教堂內以一幅聖喬治屠龍的壁畫為主,畫中的龍以蛇的形象出現,而蛇則是惡魔的象徵。
➏食堂:內部為儲藏室、廚房、餐廳的複合式空間,牆上有多處孔洞,用來儲存食材、烹煮食物,還有石頭長凳及餐桌。

➐黑暗教堂
博物館內部唯一需要另外收費的教堂,它保留了最出色又完整的壁畫,由於開鑿時的設計不良,讓光線無法順利進入,長時間的黑暗讓壁畫保留至千年後的今天,顏色依舊鮮豔動人。

❽涼鞋教堂
在教堂入口處的耶穌升天壁畫下有個腳印,傳說這是耶穌升天後的足跡(大概跟景美仙跡岩的概念一樣吧XD)!
拍到最後我們也搞不清楚自己在哪一座教堂了。
蘋果教堂是個擁有九個圓頂四根柱子的封閉十字形結構建築,而前面提到的大天使加百列,被繪製在第三圓頂之上(可看說明牌上的圖片)。
黑暗教堂同樣是十字形結構,上有十字形拱頂、中央則為圓頂,也擁有四根柱子及三間半圓形後室,在高處的教堂需利用單一樓梯進出,站在第二層或是第三層的高度,是個適合遠眺的地點,但樓梯寬度不夠,無法同時讓二個人並肩而行,站在第二層或是第三層的高度,是個適合遠眺的地點。最後一張則是可容納約四~五十人左右的食堂。

博物館參觀完後,出口處有個紀念品商店,讓大家可以用餐、休息、上廁所、買點東西,大家就自行斟酌囉!
沒辦法拍攝真實的壁畫,只好拍個簡介給大家看一下其實壁畫真的色彩豐富。
說明牌是涼鞋教堂的介紹,涼鞋教堂只有二根柱子、十字形拱頂、三間半圓後室及四個圓頂。
前往停車場的路上,經過的人們都在看我們(畢竟....一大團人進出),還真是有走星光大道的感覺,停車場旁的商店街,商品就更是玲瑯滿目了,熱情的老闆還會不停的拿商品讓大家試用~XD,離開博物館的園區,外頭其實還有個參觀不用錢的鈕扣教堂,但因我們沒作功課且時間已不夠用,就被我們給遺漏了,回家查資料才發現,其實它的可看性也很高,如果大家有前往的話,可別忘了它的存在哦!

參觀完後,對於以前人們為了生存僅靠人力及鑿壁工具,開鑿出一個個洞穴、打造出一座座教堂、並留在此地修行過生活,這種毅力讓我們感到相當驚訝,更對他們為宗教的付出感到佩服!非常推薦大家安排這個行程,而參觀的時間大約抓個六十~九十分鐘就可以囉~!

Comments


©2025 黑皮好日子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