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澎湖花火節四日遊】Day2-池西岩瀑、鯨魚洞、跨海大橋、通梁古榕、仙人掌冰
- foxchinchin
- 2023年7月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3年10月17日
今日行程
【池西岩瀑】→【鯨魚洞】→【跨海大橋】→【通梁古榕】→【仙人掌冰】

(澎湖著名的地標跨海大橋)
澎湖分為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昨天晚上已經欣賞了美麗的花火節,今天早上出發來好好逛一下本島,規劃行程是從馬公市的民宿出發,前往西嶼鄉的【池西岩瀑】、【鯨魚洞】,順便去【小門地質館】躲太陽。休息一下之後我們經過【跨海大橋】到白沙鄉的【通梁古榕】,最後去吃一下有名的【仙人掌冰】。下午就在民宿躲太陽。

(大家能夠防曬的裝備都穿戴在身上,全副武裝地出發啦!)

(沿路風景跟台灣本島就是不一樣的美!)

(我們看到大家都在這邊拍照,於是也跟著停車下來拍一下)

(在橋上的風景)
池西岩瀑
池西岩瀑(九孔瀑布)是柱狀玄武岩的壯觀景點之一,柱狀玄武岩是因為火山噴發時,高溫的岩漿遇到水和空氣冷卻收縮,表面產生如柱子一般的裂隙節理,根據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的官方網站說法早期池西柱狀玄武岩的上方曾設有魚塭,在雨後或魚塭排水時,水從岩石傾瀉而下,看起來很像瀑布,因此有池西岩瀑的稱呼;不過,也有人說池西岩瀑的名稱是因為岩石彎曲的節理構造,像是萬馬奔騰的水流沖入大海。

(海浪拍打著奇形怪岩)

(人真的太多了,只好把大家都遮起來)

(在這邊等了快20分鐘後,終於只剩下我們)
池西岩瀑九孔池
在這裡只有等到退潮,一格一格的九孔池才會完全露出,這個時候才能夠步行到石滬上眺望海景以及柱狀玄武岩全貌,漲潮的時候只能看到玄武岩柱,我們有嘗試要往更海上走,不過溼滑的路面要多加小心喔!

(又一批人潮來囉,後方就是有名的池西岩瀑九孔池)

(再往前走的話鞋子就要濕掉了)

(一起合照一張,看看最後面的那幾位,已經脫下鞋子踩在海水裡了)

(這個叫做石滬,澎湖地區藉潮間帶地形因地制宜的捕魚設施)
鯨魚洞
鯨魚洞位於西嶼鄉小門嶼西北海岸,是屬於柱狀玄武岩地形,經海蝕作用,貫穿為一道海蝕拱門。相傳該洞形成原因係由鯨魚所撞,才會叫做「鯨魚洞」。

(才剛過9點左右,熱到我們不僅只戴安全帽,還必備遮陽帽)

(先在沿岸邊拍一張,然後就不下去了)

(風也是超級大得,遠處那一塊就是鯨魚洞)

(另外一個角度拍一下全副武裝的我們)

(非常遙遠的鯨魚洞,下去後還要走一段路)
小門地質館
小門地質館現在已更名為小門地質探索館除提供小門嶼地質介紹外,更設有七大主題館,分別為導覽地圖區、澎湖的地景區(澎湖地質年代表)、小門嶼區、小門地質區、地質觸摸區、澎湖地景區,以及世界地質區等展區。但我們主要是想進來避暑跟吹冷氣的,沒想到因為一直曝曬其實館內也沒有非常冷。

(發現這片牆面有柱狀岩,就搞笑了拍了一下)

(如果是真的岩石,哪有可能這樣攀爬啦)
跨海大橋
連接白沙、西嶼兩島的跨海大橋,兩端都有很顯著的地標「半圓形拱門」,除了騎機車來也可以坐公車到通梁站下車。大家除了在這邊拍照打卡之外,還會去吃仙人掌冰,但我們先去看看通梁古榕吧!

(果然時不時地就有人停下來跟地標拍照)

(因為實在是太熱了,我們乾脆直接團體自拍一張,就快快騎到通梁古榕)
通梁古榕
這是通梁保安宮的介紹,俗稱大王廟,大概講述廟宇已經三百餘年,而宮廟前的大榕樹由來則是說明,傳說三百多年前有艘貿易商船載來的盆植移栽長成,另外一說則是從海上漂來的。樹枝不斷生長後,氣根下垂於地,又著地生長而延展成茂盛的樹林,成為納涼、避暑的好地方。

(榕樹下真的很涼爽,我們在附近尋找仙人掌冰稍作休息)

(可以看到大家都在乘涼)

(居民為了保護枝幹,將每根枝幹皆用板子包圍起來,中間以架子、支柱來支撐)

(再靠近一點看,就可以發現非常錯縱盤雜的樹根糾纏)

(路邊也有人家在曬魷魚乾)

(澎湖仙人掌冰,是來到澎湖必吃的冰品)

(大口吃冰淇淋)
然後,我們在下午休息的時候,又跑到海灘了。

(其實媽媽是有交代,盡量不要把衣服弄濕的XD~)

(結果我們把小孩拖下水了XD~)

(海水好冰涼喔~)

(其實媽媽是有交代,盡量不要把衣服弄濕的XD~)

(海水太涼,忍不住在這邊泡好久!)

(接近晚餐時間我們出外採買各種小吃)

(晚餐就採買馬公市的各種小吃)

(大家曬了一整天晚上來乾杯涼爽的喝一下!)
Comments